支付巨头卡位交通场景 出行数据价值凸显

11月24日消息,移动支付巨头在支付场景的抢滩布局上煞费苦心,最近纷纷在民众的交通出行方面上下起了工夫。

据《电商报》了解,本月之内,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已先后宣布与港铁公司达成合作,香港居民有望在乘坐地铁时直接扫码过闸,获得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事实上,与港铁公司谈合作仅仅是移动支付巨头们交通出行混战中的一个缩影,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出行支付接入权争夺战早已打响。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直在全国各大城市推行其二维码或乘车码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分别接入了111、105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此外,银联还在全国400余个市县公交实现银联支付产品受理,在12个城市地铁及上海磁浮线实现银联闪付或二维码业务受理。

对于支付巨头们而言,在国内C端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已经见顶的情况下,发力交通出行B端支付场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从此前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亲自站台推介“乘车码”来看,巨头布局交通出行场景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不同于其他消费场景,交通出行是一个高达百亿人次的大流量支付场景。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约有2.5亿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全国公共交通年完成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年出行量将超过2285亿人次。

庞大流量背后隐藏的数据价值,正是支付巨头抢食交通出行场景的动机。通过对交通出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单一用户的日常行动轨迹,进而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使用户成为下一个消费场景的潜在对象,并对用户未来的潜在消费需求进行预判。

在用户消费预判的基础上,以大流量的地铁站、公交站为中心,有选择性地布局共享单车租赁店、实体零售店等消费场景,可大大节约成本。

除了用于企业实施精准营销之外,用户出行的大数据更能在城市的市政建设上发挥作用,推动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

据德勤日前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数量多达500个。智慧城市在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将有着万亿级的市场投资需求。

对这500个城市来说,移动支付出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投资,要实现系统整合或技术进步的投资,与支付宝、微信、银联这些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是不可规避的,支付巨头们无疑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支付巨头争相卡位交通出行的背后,与其说是场景之争,倒不如说是数据之争。数据优势也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大数据分析在新兴产业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发展建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哪一方,均不敢怠慢。

声明:本站文章均为投稿与网络转载,五比零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文章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五比零立场,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涉及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五比零提供展示的品牌网站或旗舰店图片不随官方改版更新,仅供参考,以官方实际页面为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