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家马丁·福特在《机器人时代》中分析,随着技术和机器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会减少对人的需求,很多工作会被机器人和智能软件取代。
最近,中通一个快递网点用假人代替安检员的新闻登上热搜,有网民评论:“都害怕机器人抢占工作岗位,没想到假人也可以。”经历过疫情冲击,人们好像对机器人引来的岗位缺失问题更加关注。
假人代替安检员的热搜刚过,俄罗斯政府办公大厅一名女机器人“上岗”的新闻又刷屏,外形是根据人工智能结合俄罗斯女性特征做的,脸部有机械肌肉,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做出表情,主要工作是签发证明。
虽然能像人一样做出表情,但看着她有些僵硬的眨眼,场面还是透漏出一些诡异的气氛。试想一下,未来进入俄罗斯政府大厅办事,柜台上坐着的全是半身僵硬微笑着的机器人,不免有些恐怖。
不过无论我们承认还是否定,机器人正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入家庭的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大商场、银行、医院的咨询机器人,疫情期间无接触诊疗、配送机器人,切切实实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说9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那么下一代就是机器人时代的原住民。
宏观来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因为与人们接触最多,所以更吸引民众关注,这部分市场规模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8.4亿美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会到40.1亿美元。根据IFR、中国电子学会、36氪研究院数据,2013年以来,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23.5%,预计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56.8亿美元。
机器人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伴随我国新基建的浪潮,服务型机器人的价值也慢慢体现出来。机器人可以作为技术落地的存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都可以在机器人上得到应用,疫情期间,服务机器人通过无人接触、无人消毒等方式直接证明了它的价值。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市场的态度也开始回暖,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在2-3月,机器人企业拿到融资15起,金额将近30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企业融资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服务型机器人行业欣欣向荣,入局者甚多。BAT、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科大讯飞、云从等AI企业,碧桂园、科沃斯等传统企业,都有入局。处在行业混战当中的各个企业又应当如何把握机会,打造护城河,长足发展下去呢?
技术与场景双竞争为企业赋能
一项新技术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产业相结合,提供专有的价值供给,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国家提倡新基建,就是希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为产业带去实际价值。
对于服务型机器人行业来说,也是一样。感知定位、运动控制、人机交互是服务机器人可以服务的三项基本能力,背后是激光、视觉传感器、伺服电机、芯片、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将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才有了服务机器人。高新技术是提升企业价值空间高度的关键。
而新技术在某个行业中的落地,一般经历科学研发、技术发展、商品化三步走,行业中的竞争逻辑也就伴随着技术的落地过程,分为技术实力竞争与应用场景竞争。
服务型机器人行业的整机厂商类似于小米、联想这样的手机、电脑厂商,上游供应链很复杂,根据36氪研究院做的图片可以直观看出。有商汤、旷视这样的AI独角兽,也有阿里云、腾讯云这样的云服务平台,还有许多不太重要的没有列出来的。
对核心硬件与软件的技术掌控能力,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实力竞争的高低。
我国高精制造现阶段不如日德,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这类的核心硬件需要从海外购买,极大增加了成本,一个企业的硬件研发实力就成了降低成本的关键。优必选研发设计了一款伺服电机,以色列机器人厂商Temi机器人自研了激光传感器,这些都是企业通过技术实力降低成本得到优势的例子。
同时一些厂商没有软件算法开发能力,都是采买的第三方服务的算法与系统平台。百度、安卓、图灵等都有针对服务型机器人的开放系统,虽然降低了某些企业的准入门槛,不过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软件成本,所以有些企业选择采用自研系统,自研SLAM算法,巩固自身的技术实力。
而应用场景竞争则决定了机器人企业商业化的高度。
服务型机器人厂商在TO B、TO G方面的场景有党建、银行、餐饮、医疗、机场、展厅、政务等多个场景,面对不同的场景,通常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学习。在这方面的竞争,就比较看企业的综合实力了。
互联网巨头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态布局,开拓不同的落地场景,实现生态协同。比如阿里天猫酒店的无人配送,菜鸟、京东的配送机器人。有的企业针对单一垂直场景取得优势后再发展,如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的餐饮机器人,云迹的酒店机器人。有的厂商也会自研后台管理系统,为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应用场景竞争,也一定程度上受企业的技术实力影响。
“反馈经济”进程中的新商业模式探索
“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反馈经济”(feedback economy)等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正在开始形成。”《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经如此预测为了数字化商业的发展。
服务型机器人通过激光、视觉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运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进行处理,做出适合场景的行动。“反馈经济”正在服务型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慢慢到来,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在一步步探索中到来。
但在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中,也不乏投机之辈,很多机器人企业都是在卖故事,甚至有的企业卖故事给经销商。比如TO C领域的智伴机器人,在少儿频道上大肆投放广告,定期举行经销商大会,把货压给经销商,以此盈利。
刨除这些投机的企业,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事物的本质来探究商业模式。服务型机器人行业本质上是制造业,加之与科技的联系,也可以归属到互联网行业,这就为服务型机器人行业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制造业的商业模式通常是利用硬件盈利,通过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利用销售量增加来降低成本,获得利润。而互联网企业的变现通道通常有广告、电商、游戏,注重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服务型机器人行业因为其自身属性,就可以结合这两种商业模式,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即前期靠硬件,后期靠生态。
台湾峰傅智慧就是这样,前期靠硬件盈利后期靠生态建设盈利。峰傅智慧将Baby+Zenbo机器人卖到幼儿园之后,小朋友打卡信息以及生活照片会发送给家长的手机,借此绑定家长的手机之后,再通过系统向家长推送一些玩具、儿童床的周边产品,形成闭环销售。
互联网巨头们本身就有自己的生态布局,将机器人产品与自身生态结合,就很容易实现盈利。比如腾讯的机器人+IP,通过IP赋能,增加机器人的价值。还有一些企业选择自建系统,在自身内部打造生态。比如temi机器人的temi store,类似于苹果商店,可以购买需要的软件,实现生态化。
当然,具体情况也需要具体分析。国内服务型机器人因为核心硬件受日德限制,部分公司研发能力低,所以成本高昂,硬件红利有限。而且现在市场尚处在教育阶段,租赁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选择,可以挖掘产品的潜在限量。
抓需求,筑壁垒,推“飞轮”
任何行业的出现,都不是空想出来的,需要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服务型机器人行业本质是B2B2C的生意,解决B端客户服务C端的需求,降低B端客户的人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同时,也满足了B端、C端用户的服务体验升级需求。
所以,如果某些企业的服务型机器人满足不了这些需求,就不太能在行业中立身。比如一款客服机器人,企业客户在购买时根据宣传认为能解决全部问题,就不设人工客服,但在实际场景中复杂的问题机器人处理不了,用户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投诉。这其实与机器人行业的技术成熟度有关。
Gartner 公司将技术从出现到应用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成熟期,据此制成加德纳技术成熟曲线,根据此曲线可以判断新技术是否采用。
机器人本身承载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许多高新技术,但各个技术的成熟曲线不一,现阶段部分技术在产品应用上存在短板。但毫无疑问的是,技术会随着人们的探索走向成熟,服务型机器人行业是属于未来的行业。
而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护城河就是走向未来的关键。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的合伙人帕特·多尔西将护城河分为三种:一是企业拥有专利或法定许可之类的无形资产;二是网络效应,随着用户数量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也在同步提升;三是转换成本高,以致于即便市场上出现了类似产品,用户仍然不愿意迁移过去。
研发核心硬件、算法,增加技术实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拓展落地场景、寻找商业模式、建立生态协同是网络效应,转换成本则是看企业的无形资产与网络效应能否为用户解决需求、提升体验。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巨头拥有充足的资金,行业头部则因“头部效应”拿到更多资源,优势很大。根据天眼查显示,云迹科技已经融资8轮,优必选已经融资11轮,科大讯飞、腾讯等企业赫然在列。
但许多技术没有到成熟期,核心硬件需要靠日德的高新制造,有缺口就代表有机遇,其他企业若能找到差异化竞争路线,搭上新基建智能制造等快车,未必不能在服务型机器人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其实也就是在行业中形成“飞轮效应”,即为了使一个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需要在轮子的每个点共同使力,一圈圈努力地反复地推动,而一旦飞轮转动起来,就会获得巨大的动能,越转越快。
从业者需要抓住用户需求,理解竞争逻辑,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一起推动服务型机器人行业“飞轮”转向未来。